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桥面铺装与路面温度差异研究
被引:22
作者
:
陈仕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陈仕周
倪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倪小军
机构
:
[1]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2]
重庆交通学院土木建筑学院
来源
:
中国公路学报
|
2005年
/ 02期
关键词
:
桥梁工程;
桥面铺装;
理论分析;
温度差异;
路面结构;
低温条件;
D O I
:
10.19721/j.cnki.1001-7372.2005.02.011
中图分类号
:
U443.33 [桥面铺装];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针对桥面铺装与普通路面由于其结构及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在温度上存在着一定差异的问题,对路面及桥面铺装温度差异的产生和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详细论述了作用于桥面上辐射以及热交换作用,为两者的温度差异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热流密度关系式,从而为桥面铺装结构的温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同时借助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实体工程验证了在低温条件下桥面铺装温度与路面温度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桥面铺装的温度略低于路面温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流态混凝土梁板构件裂缝成因及控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玉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志权
[J].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4,
(01)
: 18
-
20+28
[2]
桥梁结构日照温差二次力及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张元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张元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乔
[J].
中国公路学报,
2004,
(01)
: 53
-
56
[3]
钢箱梁桥SMA沥青路面温度场的数值模型
兰中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兰中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川
丹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丹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立
吴光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吴光荣
[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 66
-
69
[4]
关于沥青感温性指标的讨论
陈佩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陈佩茹
刘炤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刘炤宇
[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2,
(02)
: 23
-
26+66
[5]
太阳辐射对桥梁结构的影响[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德)凯尔别克(F.Kehlbeck)著, 1981
←
1
→
共 5 条
[1]
流态混凝土梁板构件裂缝成因及控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玉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志权
[J].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4,
(01)
: 18
-
20+28
[2]
桥梁结构日照温差二次力及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张元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张元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乔
[J].
中国公路学报,
2004,
(01)
: 53
-
56
[3]
钢箱梁桥SMA沥青路面温度场的数值模型
兰中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兰中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川
丹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丹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立
吴光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吴光荣
[J].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6)
: 66
-
69
[4]
关于沥青感温性指标的讨论
陈佩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陈佩茹
刘炤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刘炤宇
[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2,
(02)
: 23
-
26+66
[5]
太阳辐射对桥梁结构的影响[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德)凯尔别克(F.Kehlbeck)著, 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