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30
作者
张改素
丁志伟
王发曾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经济密度; 时空分析; 中部六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5.00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人均、地均指标构成的经济密度综合指数,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整体、省域、市域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密度2005年之前缓慢增长,2005年之后快速提升;省域经济密度呈现"河南湖北争先,山西湖南安徽力争第三,江西垫底"的局面;市域经济密度格局整体较稳,局部变动明显。总结中部地区整体、省域、市域经济密度的变化特点及成因,提出"一个支撑点,十个增长点、一个成长片区、两大增长带"的空间发展格局,并得出中部经济密度格局变化中自然基础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起了重要作用,且社会服务因素作用日益强化,自然基础作用日益弱化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经济密度:区域经济研究的新视角 [J].
沈体雁 ;
劳昕 ;
张晓欢 .
现代经济探讨, 2012, (06) :15-19
[2]   武汉城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 [J].
喻春娇 ;
肖德 ;
胡小洁 .
经济地理, 2012, 32 (05) :93-98
[3]   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定位及路径选择 [J].
苏娜 .
江苏商论, 2011, (11) :82-84
[4]   长三角地区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变异分析 [J].
方斌 ;
吴金凤 ;
王波 .
生产力研究, 2011, (09) :84-86+95
[5]   中国经济密度格局已成型 [J].
“中国经济密度分布与政策研究”课题组 ;
沈体雁 .
调研世界, 2011, (01) :12-15
[6]   基于成长能力评价模型的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态势 [J].
丁志伟 ;
王发曾 ;
殷胜磊 .
河南科学, 2010, 28 (10) :1348-1352
[7]   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J].
曹广忠 ;
白晓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12-18
[8]   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变格局——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 [J].
贝涵璐 ;
吴次芳 ;
冯科 ;
刘婷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11) :1952-1962
[9]   自然资源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 [J].
盛见 .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2 (01) :38-42
[10]   基于经济密度差异特征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J].
何邕健 ;
胡丽 .
规划师, 2008, (10) :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