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生烃迟滞性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在渤海湾盆地中的应用

被引:28
作者
关德师
王兆云
秦勇
程克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关键词
二次生烃; 迟滞性; 定量评价体系; 渤海湾盆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3.03.026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叠合盆地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多次埋藏、异常受热、多次生烃和多次成藏的特点。不同成熟度、不同母质类型样品热解和高压釜模拟实验反映烃源岩的二次生烃不遵循Tissot经典的连续生烃演化模式 ,具有显著的迟滞效应 ,这种迟滞程度与烃源岩二次生烃时的原始成熟度有关 ,当Ro 等于 0 .9%左右时迟滞性最小。究其原因受化学动力学机制控制 ,二次生烃反应活化能的分布体现了一次生烃受热降解形成的中间产物在一次演化中止前未能有效释放而部分聚集在干酪根内的特性以及化学结构在冷却后的高度固化 ,导致二次增温初期中间产物的快速释放和化学结构再次活化的惰性 ,从而使得二次生烃显现出脉冲式的非连续演化过程。基于二次生烃迟滞性量版 ,结合渤海湾盆地具体地质条件 ,从生烃史和生烃阶段组合的关键要素入手 ,采用关键要素递阶优选原则 ,依次通过对显著生烃深度、生烃率等要素的递阶分析 ,确定了渤海湾盆地二次生烃有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华北地区构造演化对渤海湾油气形成和分布的控制 [J].
何海清 ;
王兆云 ;
韩品龙 .
地质学报, 1998, (04) :313-322
[2]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与油气分布 [J].
李德生 ;
薛叔浩 .
地质学报, 1983, (03) :224-234
[3]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断块活动与古潜山油、气田的形成 [J].
阎敦实 ;
王尚文 ;
唐智 .
石油学报, 1980, (02) :1-10
[4]   华北地台基底构造 [J].
马杏垣 ;
吴正文 ;
谭应佳 ;
郝春荣 .
地质学报, 1979, (04) :293-304
[5]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格局 [J].
李德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79, (02) :1-10
[6]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变质特征与地质因素探讨.[M].杨 起等著;.地质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