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叠合盆地古生界烃源岩具有多次埋藏、异常受热、多次生烃和多次成藏的特点。不同成熟度、不同母质类型样品热解和高压釜模拟实验反映烃源岩的二次生烃不遵循Tissot经典的连续生烃演化模式 ,具有显著的迟滞效应 ,这种迟滞程度与烃源岩二次生烃时的原始成熟度有关 ,当Ro 等于 0 .9%左右时迟滞性最小。究其原因受化学动力学机制控制 ,二次生烃反应活化能的分布体现了一次生烃受热降解形成的中间产物在一次演化中止前未能有效释放而部分聚集在干酪根内的特性以及化学结构在冷却后的高度固化 ,导致二次增温初期中间产物的快速释放和化学结构再次活化的惰性 ,从而使得二次生烃显现出脉冲式的非连续演化过程。基于二次生烃迟滞性量版 ,结合渤海湾盆地具体地质条件 ,从生烃史和生烃阶段组合的关键要素入手 ,采用关键要素递阶优选原则 ,依次通过对显著生烃深度、生烃率等要素的递阶分析 ,确定了渤海湾盆地二次生烃有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