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及资源量估算

被引:14
作者
王淑红
宋海斌
颜文
施小斌
阎贫
樊栓狮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南海; 南; 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带; 厚度; 资源量; 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 [海洋矿产资源及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为了估算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文章分析了中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为南海南部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发育的有利条件:发育的沉积盆地、有利的水深和充足的物源供应,地震剖面揭示的BSR、泥底辟和断裂构造等印证了这一点;同时利用相关的计算公式,对南海南部4个重点区域的水合物稳定带厚度进行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海南部的水合物资源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4个研究区域内的绝大部分海域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水合物稳定带厚度67833m。各个海域差异较大,南海南部水合物体积及甲烷资源量分别为2.32×1013m3和4.78×1015m3。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4 +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GIS辅助估算南海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 [J].
曾维平 ;
周蒂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6) :35-45
[2]   深水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J].
陈建文 .
海洋地质动态, 2003, (08) :38-41+59
[3]   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的计算 [J].
方银霞 ;
申屠海港 ;
金翔龙 .
矿床地质, 2002, (04) :414-418
[4]   地震剖面上的天然气水合物识别方法 [J].
钱建中 ;
曾久岭 .
海洋石油, 2002, (03) :54-59
[5]   天然气水合物的海洋地球物理研究进展 [J].
宋海斌 ;
江为为 ;
张文生 ;
郝天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2) :224-229
[6]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识别方法研究 [J].
马在田 ;
耿建华 ;
董良国 ;
宋海斌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1) :1-8
[7]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远景 [J].
张光学 ;
黄永样 ;
祝有海 ;
吴必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 (01) :75-81
[8]   利用卫星热红外遥感探测南海天然气水合物 [J].
卢振权 ;
强祖基 ;
吴必豪 .
地质学报, 2002, (01) :100-106+146
[9]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资料处理及其特征 [J].
符溪 ;
杨木壮 ;
文鹏飞 ;
徐华宁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4) :33-36+40
[10]   珠江口和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稳定分布的地球化学边界条件及其分布区 [J].
陈多福 ;
姚伯初 ;
赵振华 ;
徐文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4) :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