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残疾人就业空间研究——以南京市老城区为例

被引:5
作者
蒋瑞明 [1 ]
王兴平 [2 ,3 ]
机构
[1]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
[3] 东南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新型城市化; 残疾人; 就业空间; 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69 [残疾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弱势群体问题逐步凸显,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其就业需要应得到系统保障。新时期城市规划的角色也在向着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转型,而城市规划各个层面对弱势群体关注尚少,对残疾人没有专项规划研究。基于残疾人相关理论对残疾人就业空间研究的缺项,本文试图从城市规划角度对残疾人就业空间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对残疾人就业管理机构、残疾人就业空间及各类残疾人的访谈、调研,从就业空间无障碍、为残疾人量身定业及就业空间合理布局三个方面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提出策略。并期望逐步将研究拓展到更广的弱势群体领域,实现城市规划与其他学科的补充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非正规就业与残疾人就业促进 [J].
梁土坤 .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2) :117-118
[2]   城镇新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与对策 [J].
刘恩峰 ;
孙希爱 ;
王勃琳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9 (02) :20-23
[3]   深圳市就业空间结构及其演变(2001——2004) [J].
曾海宏 ;
孟晓晨 ;
李贵才 .
人文地理, 2010, 25 (03) :34-40
[4]   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及原因 [J].
赵西君 ;
何燕 .
城市问题, 2010, (05) :56-59+66
[5]   转型期广州城市居民居住与就业地区位选择的空间关系及其变迁 [J].
周素红 ;
刘玉兰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91-201
[6]   北京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错位研究 [J].
徐涛 ;
宋金平 ;
方琳娜 ;
张宁 .
地理科学, 2009, 29 (02) :174-180
[7]   非正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 [J].
张冬梅 .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 (05) :82-83
[8]   残疾人劳动力空间转移就业探析 [J].
黄剑 ;
曹洪华 ;
唐杰 ;
王爽 .
西北人口, 2008, (05) :111-113+119
[9]   1990年代以来沈阳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分异 [J].
董丽晶 ;
张平宇 .
人文地理, 2008, (01) :32-37
[10]   上海市就业与居住空间均衡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分析 [J].
孙斌栋 ;
潘鑫 ;
宁越敏 .
城市规划学刊, 2008, (01) :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