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墨江金矿床成矿作用探讨

被引:8
作者
应汉龙
蔡新平
刘秉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金矿床; 热水沉积作用; 稀土元素; 硅、氧同位素; 墨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云南墨江金矿床位于“三江”褶皱带哀牢山板块结合带北段的墨江 -九甲断裂带中。矿体分布于金厂超基性岩体西侧的金厂组烂山段含火山物质的硅质岩、变余粉砂岩和板岩中 ,矿体由含金石英脉、含金硅质岩组成 ,金矿体受层位和岩性控制。在矿区还分布晚于金矿化形成的镍矿体。金镍矿体共同存在于同一矿区 ,矿区围岩蚀变种类多 ,与金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等。矿体的空间分布与穿插关系表明 ,金成矿作用开始于晚三叠世以前。含金硅质岩具有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质特征 ,其稀土元素、氧、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的硅质岩一致 ;含金石英脉的矿物组成、结构和构造特征、稀土元素、硅同位素、微量元素组成与含金硅质岩相似 ,可能与硅质岩具有相似物质来源或形成作用。金矿石中金与镍、铬等元素的相关性很低。推断金矿床成矿作用可能开始于中石炭世含金硅质岩的热水沉积作用 ,在早三叠世以前 ,成矿热液通过充填和交代作用在硅质岩和上部的岩石中形成含金石英脉。后来的区域变质作用、超基性岩自变质作用及镍矿化作用可能使金矿体的金含量提高 ,但没有产生具有工业意义的独立金矿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哀牢山金矿带矿化剂对金成矿的制约 [J].
胡瑞忠 ;
毕献武 ;
何明友 ;
刘秉光 ;
G.Turner ;
P.G.Burnard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998, (S2) :24-30
[2]   哀牢山金矿带主要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J].
毕献武 ;
胡瑞忠 ;
何明友 .
矿物学报, 1997, (04) :435-441
[3]   哀牢山金矿带E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毕献武 ;
胡瑞忠 ;
何明友 .
科学通报, 1996, (14) :1301-1303
[4]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金矿类型及成矿条件 [J].
杨岳清 ;
田农 .
地质学报, 1993, (01) :63-75
[5]   墨江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J].
李元 .
云南地质, 1992, (02) :130-143
[6]   墨江金厂金矿的金属矿物生物组构及其成矿意义 [J].
帅德权 .
云南地质, 1988, (03) :203-212
[7]   云南墨江金厂金矿的同位素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张志兰 ;
张树发 ;
袁海华 ;
何大伦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4) :29-41
[8]   墨江金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J].
俞广钧 ;
谢如勇 .
地质与勘探, 1986, (02) :11-17
[9]   超基性岩蚀变热液型金矿床——云南金厂矿床成因探讨 [J].
张海涛 ;
杨家瑞 ;
薛道政 .
云南地质, 1984, (04) :311-325
[10]   金厂金镍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过程 [J].
蒋志 .
地质与勘探, 1984, (01)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