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矿物的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方法原理及应用

被引:32
作者
张文兰
王汝成
华仁民
陈小明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副矿物; 独居石; 锆石; U-Th-Pb; 化学定年方法; 漂塘花岗岩; 西华山岩体; 华南;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3.03.006
中图分类号
P575 [矿物的鉴定及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化学定年方法是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副矿物中的U、Th、Pb含量而进行定年的一种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假设可以忽略矿物初始铅,封闭体系中矿物的总铅含量代表U-Th衰变形成的放射性成因铅含量,即:Pb_总=238U(eλ238t-1)+235U(eλ235~t -1)+232Th(eλ232t-1),该方法可利用的副矿物包括:锆石、独居石、褐帘石、磷钇矿、铀石、针石、晶质铀矿等。本文以华南西华山岩体漂塘花岗岩中的锆石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计算表明,两颗锆石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43.9Ma和143Ma,与前人通过同位素方法获得的年龄基本相符。结果还显示,锆石颗粒从中心到边缘的年龄呈现从老到新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An electron microprobe study of the U–Th–Pb systematics of metamorphosed monazite: the role of Pb diffusion versus overgrowth and recrystallization.[J].J.L Crowley;E.D Ghent.Chemical Geology.1999, 3
  • [2] Electron microprobe dating of monazites from high-grade gneisses and pegmatites of the Kerala Khondalite Belt; southern India.[J].Ingo Braun;Jean-Marc Montel;Christian Nicollet.Chemical Geology.1998, 1
  • [3] 同位素地质学教程.[M].沈渭洲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
  • [4] 系统矿物学.[M].王濮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