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价值基础和角色建构研究

被引:40
作者
黄瓴
许剑峰
机构
[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规划系、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公共理性; 社区主义; 资产为本; 社区规划师制度; 价值基础; 角色建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1 [规划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2803 ; 0833 ;
摘要
社区规划师制度包括制度价值、制度设计和制度操作三个组成部分。制度价值是整个制度的灵魂,决定着社区规划师制度发展的方向,并制约着社区规划师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社区规划师和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价值基础应该是以公共理性为核心的社区主义。与"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相区别,社区主义强调在"国家管制"与"市场竞争"以外的"社区自治"的重要性。面对从增量规划到存量发展渐进的转向过程,当代中国规划师需要很好地理解社区主义的公共理性,围绕"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念,与其他社会工作者一起为社区发展工作,鼓励多利益主体广泛参与、充分对话、友好协商、平等沟通和渐进决策,以推动包容性社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城市社区规划和管理创新 [J].
余颖 ;
曹春霞 .
规划师, 2013, (03) :5-10
[2]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特大城市社区规划 [J].
杨贵庆 .
规划师, 2013, (03) :11-17
[3]   从“需求为本”到“资产为本”——当代美国社区发展研究的启示 [J].
黄瓴 .
室内设计, 2012, (05) :3-7
[4]   关注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兼论城市社区发展规划 [J].
赵民 ;
赵蔚 .
上海城市规划, 2006, (06) :8-11
[5]   约翰·弗里德曼教授访谈录 [J].
刘佳燕 ;
约翰弗里德曼 .
国外城市规划, 2006, (02) :1-5
[6]  
生活空间与经济空间:区域发展的矛盾[J]. 约翰·弗里德曼,戈岳.国外城市规划. 2005(05)
[7]   对我国城市社区规划建设理论、方法和制度的思考 [J].
姜劲松 ;
林炳耀 .
城市规划汇刊, 2004, (03) :57-59+96
[8]   台北市“社区规划师制度”详解 [J].
许志坚 ;
宋宝麒 .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2) :36-40
[9]   社区主义:公共伦理建设的新走向 [J].
余潇枫 ;
张东和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1) :31-35
[10]   规划师角色分化及其影响 [J].
陈有川 .
城市规划, 2001, (08)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