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1989年中日青藏高原冰川联合考察研究
被引:1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檀栋
上田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上田丰
大(?)哲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大(?)哲夫
焦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焦克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邵文章
丁良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丁良福
蒲建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蒲建辰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2]
日本名古屋大学水圈研究所
来源
:
冰川冻土
|
1991年
/ 01期
关键词
:
青藏高原;
冰圈;
水圈;
大气圈;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989年中日青藏高原冰川考察研究于1989年4至10月进行。野外考察与室内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近几十年来有明显的升温趋势,这导致了藏东南冰川的强烈退缩和冰川运动速度的明显降低。唐古拉山、昆仑山地区的冰川变化与藏东南有所不同,许多冰川仍具有前进的迹象。唐古拉山、昆仑山地区冰川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巴芬式”冰川的存在。δ18O分析说明,大陆性气团与海洋性气团的δ18O是大不相同的。因此δ18O可以作为一种区分气团来源的绝对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