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湖盆地二叠系为该区重要的油气勘查目的层段之一,其中火成岩特别是安山岩、玄武者及其过渡类型为主要的储集岩类,火成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和裂缝,次为溶洞。孔隙类型较多,包括气孔、残余气孔、基质晶间孔、溶蚀孔、缝洞充填残余孔等,裂缝主要为构造缝,次为成岩裂缝和风化裂缝。该区火成岩储集空间曾经历过十分复杂的演化过程,主要有9个演化时期.从早至晚依次为原生孔隙形成期(气孔、收缩缝等)→岩浆期后热液矿物充填期→地表和近地表风比淋滤期→埋藏孔隙充填期→Ⅰ期构造裂缝形成期→溶洞发育期→溶洞充填期→Ⅱ期构造裂缝形成期→后期溶蚀充填期。根据储集物性及储集空间类型,可将本区二叠系人成岩储层分为3类,即Ⅰ类储层:岩石孔隙度10%~22%.渗透率大于10×10-3μm2,有的大于100×10-3μm2.属孔缝洞复合型储层及部分的孔缝性储层;Ⅱ类储层:孔隙度大干10%.渗透率为(1~10)×10-3μm2.属孔缝型储层和部分的裂缝型储层;Ⅲ类储层;孔隙度大于10%,渗透率小于1×10-3μm2,属孔隙型储层和部分裂缝型储层。控制本区火成岩储层发育的因素主要为火成岩相、构造破裂作用和溶解作用,另外,油气侵入对储集空间的保存亦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