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1988~2007年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8
作者
赵静 [1 ]
吴昌广 [1 ]
周志翔 [1 ]
肖文发 [2 ]
罗翀 [1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遥感分类; 归一化植被指数; 植被覆盖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长时期植被覆盖变化研究有助于揭示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以1988、2000和2007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结合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库,应用非监督分类的方法提取三峡库区植被覆盖信息,通过面积转移矩阵、动态度及动态变化趋势状态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分析了库区近20 a来的植被覆盖变化。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20 a来植被覆盖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在减缓。但库区内乔木林(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面积减少且变化量较大,而灌木林面积呈现上升趋势。(2)1988~2000年植被覆盖类型转移趋势主要表现为:针叶林主要转入类型为阔叶林和耕地,转出类型为耕地和灌丛;阔叶林主要转入类型为灌丛和耕地,转出类型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主要转入类型是针叶林,转出类型是耕地;灌丛主要转入类型和转出类型均为耕地。(3)2000~2007年植被覆盖类型转移趋势主要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灌丛对耕地的转移率分别为8.27%、60.33%、47.24%和29.11%,贡献率分别为3.92%、10.15%、1.04%和13.18%。这一时期内同时,各植被类型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转移率及贡献率均明显高于上一研究期。(4)三峡库区整体土地利用程度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强度呈明显增大的趋势。三峡库区植被覆盖变化的3个驱动力因子分别为三峡工程建设、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城市TM遥感图像分类方法研究.[D].吴学军.广西师范大学.2007, 06
[2]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s in a Mediterranean Region of Turkey.[J].S. Kilic;F. Evrendilek;S. Berberoglu;A. C. Demirkesen.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6, 1
[3]   How sensitive are river systems to climate and land-use changes? A model-based evaluation [J].
Coulthard, TJ ;
Macklin, MG .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 2001, 16 (04) :347-351
[4]   三峡库区降水量的空间插值方法及时空分布 [J].
吴昌广 ;
林德生 ;
周志翔 ;
王鹏程 ;
肖文发 ;
滕明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7) :752-758
[5]   三峡库区近30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曹银贵 ;
王静 ;
刘正军 ;
程烨 ;
刘爱霞 ;
许宁 .
测绘科学, 2007, (06) :167-170+210
[6]   基于TM卫星影像获取北京市水体密度指数与植被覆盖指数的方法 [J].
权维俊 ;
郭文利 ;
叶彩华 ;
杨军丽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5) :610-616
[7]   遥感影像分类技术在森林景观分类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陆元昌 ;
陈敬忠 ;
洪玲霞 ;
雷相东 .
林业科学研究, 2005, (01) :31-35
[8]   滇南热带雨林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以西双版纳勐仑地区为例 [J].
刘文俊 ;
马友鑫 ;
胡华斌 ;
曹敏 ;
王伟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5, (01) :71-79
[9]   三峡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J].
江晓波 ;
马泽忠 ;
曾文蓉 ;
周万村 ;
周爱霞 ;
李爱农 ;
孙育秋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4) :108-112
[10]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