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南海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的深部制约(I):幔源包体
被引:35
作者:
徐义刚
黄小龙
颜文
刘颖
陈小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幔源包体;
微量元素;
热状态;
变压熔融;
地幔交代;
南海;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2.03.003
中图分类号:
P594 [自然作用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南海北缘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的研究揭示了该地区上地幔的不均一性和复杂的地幔过程。部分橄榄岩中单斜辉石(Cpx)具有极低的Ti含量(<160μg/g),这与这些样品中较高的Cpx含量(8%~12%)不匹配。主元素成分变化趋势以及Cpx中HREE分异现象,暗示该区上地幔经历了变压熔融。地幔熔融始于深部的石榴子石稳定区并延续到浅部的尖晶石稳定区(总熔融程度达23%)。这些熔融残余受到了硅酸盐和含水流体的交代。橄榄岩的微量元素组成指示南海北缘地幔具有大陆裂谷型地幔的特征,而与俯冲带之上的地幔楔或受俯冲作用影响的地幔有很大的差别。包体的平衡温度和橄榄石中Fo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暗示岩石圈地幔具成分分层结构。该地幔的下部由大洋型橄榄岩组成,而地幔顶部为类似于太古宙-元古宙地幔的富斜方辉石方辉橄榄岩。这一岩石圈结构与该地区岩石圈的减薄和软流圈对老岩石圈的置换有关。深源岩石记录的信息支持南海海盆是陆缘扩张引起的主动盆地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42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