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地区古元古代晚期花岗质岩浆作用与地壳演化

被引:72
作者
路孝平 [1 ]
吴福元 [1 ]
郭敬辉 [1 ]
殷长建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
关键词
东部陆块; 华北板块; 俯冲碰撞造山; 古元古代晚期; 花岗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广泛出露于华北板块东部辽吉地区的古元古代变质杂岩,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古老的陆内裂谷作用的产物,我们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发现,该变质杂岩中以往所划定的混合岩实际是不同变质程度和变形特征的岩浆成因花岗岩岩体,其岩石类型除典型的片麻状角闪正长花岗岩(俗称“条痕状花岗岩”或“辽吉花岗岩”)外,另有片麻状石英闪长岩、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巨斑状-环斑状含石榴石花岗岩和角闪辉石正长岩等。应用SHRIMP技术,本文对片麻状石英闪长岩和巨斑状-环斑状含石榴石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显示它们的侵位时代为1872-1850Ma,与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角闪辉石正长杂岩侵位时代相近。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片麻状石英闪长岩是“I”型花岗岩,具有岛弧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而巨斑状-环斑状含石榴石花岗岩(局部具有球斑状结构)属“S”型花岗岩。结合区内与花岗岩形成同时发生的变质作用P-T特征,这种I-、S-和A-型花岗岩的同时产出,反映他们可能形成于造山后构造背景。结合朝鲜狼林-中国辽南和龙岗太古宙陆块的结晶基底差别,可以认定华北板块在太古宙末期并非仅由东、西部陆块组成,在东部陆块至少还存在朝鲜狼林-辽南-胶东联合陆块和龙岗-鲁西-五淮陆块两个微陆块,这两个微陆块大约在1.90Ga左右发生拼合,然后它们再于1.85 Ga左右与西部地块拼合。
引用
收藏
页码:721 / 73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吉林南部通化地区古元古代辽吉花岗岩的侵位年代与形成构造背景
    路孝平
    吴福元
    张艳斌
    赵成弼
    郭春丽
    [J]. 岩石学报, 2004, (03) : 381 - 392
  • [2] 辽东半岛南部早前寒武纪花岗质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路孝平
    吴福元
    林景仟
    孙德有
    张艳斌
    郭春丽
    [J]. 地质科学, 2004, (01) : 123 - 138
  • [3] 胶辽地块古元古代构造-热演化与深部过程
    李三忠
    郝德峰
    韩宗珠
    赵国春
    孙敏
    [J]. 地质学报, 2003, (03) : 328 - 340
  • [4] 对辽东古元古代地质若干问题的讨论
    陈荣度
    李显东
    张福生
    [J]. 中国地质, 2003, (02) : 207 - 213
  • [5] 辽宁盖县梁屯-矿洞沟碱性正长岩杂岩体的U-Pb和Sm-Nd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蔡剑辉
    阎国翰
    牟保磊
    许保良
    邵宏翔
    许荣华
    [J]. 岩石学报, 2002, (03) : 349 - 354
  • [6] 华北克拉通基底构造单元特征及早元古代拼合
    赵国春
    孙敏
    S.A.Wilde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7) : 538 - 549
  • [7] 华北桑干地区大规模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锆石U-Pb年代学
    郭敬辉
    翟明国
    许荣华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1) : 10 - 18
  • [8] 胶辽地块古元古代前造山期深部过程的地质与地球化学制约
    李三忠
    韩宗珠
    刘永江
    杨振升
    [J]. 地质科学, 2001, (02) : 184 - 194
  • [9] 辽河群区域变质特征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
    李三忠
    韩宗珠
    刘永江
    杨振升
    马瑞
    [J]. 地质论评, 2001, (01) : 9 - 18
  • [10]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侵入岩特征及构造岩浆大陆动力学演化
    陈树良
    郇彦清
    邴志波
    [J]. 辽宁地质, 2001, (01) : 43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