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清——民国福建粮食市场的变迁
被引:10
作者
:
徐晓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徐晓望
机构
:
[1]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来源
:
中国农史
|
1992年
/ 03期
关键词
:
福建;
商业性农业;
清代前期;
粮食;
清代后期;
民国时期;
粮食市场;
农产品市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清代前期,福建余粮县有23个、自给县有23个、缺粮县为15个;清代中晚期,福建余粮县仅有16个、自给县12个、缺粮县上升到34个;民国时期,福建余粮县为15个、自给县为38个、缺粮县下降到12个。通过考察,我们有以下重要发现:其一,福建农田虽少,但若全部用于种粮食,完全足以自给,缺粮原因在于农民大种商业性作物。其二,福建粮食市场最盛时是在清代中后期,年输入粮食约为七、八百万石。其三,民国时期福建粮食市场萎缩,是福建经济衰退的反映。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