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被引:3
作者
韩春鲜 [1 ]
罗辉 [2 ]
李霞 [3 ]
机构
[1]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师高级中学
[3]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人工绿洲; 耕地生产力; 地均产值; 粮食人口承载力; 耕地压力; 种植结构; 塔里木河干流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人口、耕地系统是干旱地区人工绿洲系统的两个关键子系统,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工绿洲的发展水平。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塔里木河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地均产值(由地均粮食产值、地均棉花产值及地均其他经济作物产值组成)为反映耕地生产力的指标,测度影响塔里木河干流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耕地生产力的因素;以粮食人口承载力和耕地压力指数为指标,分析该地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认为:1988~2007年,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干流区绿洲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较大,表现在人口和耕地增加过快、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安全问题、耕地压力不断增加等方面。因此,塔里木河干流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关注上游和中游地区耕地开发利用的问题,更要关注与调控下游地区人口、耕地系统的合理发展。严格控制下游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扩张是塔里木河干流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以粮食生产满足自给需求为前提,建立以棉花生产为主,兼顾粮食安全的种植业结构,是塔里木河干流区耕地系统持续产出的优良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51 / 13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塔里木河下游垦区耕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的多层次分析 [J].
李晓亮 ;
赵智杰 ;
黄钱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9) :3830-3833
[2]   沧州市耕地生产力变化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J].
刘爱智 .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2) :2897-2898+2902
[3]   近10年塔里木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人口因素关系研究 [J].
杨君 ;
关欣 ;
李香云 ;
文倩 ;
张富刚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2) :114-117
[4]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人口增长、水资源与沙漠化的关系 [J].
童玉芬 ;
吴彩仙 ;
王渤元 .
人口学刊, 2006, (01) :37-40
[5]   中国近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J].
周小萍 ;
卢艳霞 ;
陈百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122-127
[6]   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 [J].
陈百明 ;
周小萍 .
资源科学, 2004, (05) :38-45
[7]   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域耕地生产力与粮食自给能力变化差异——以安塞县为例 [J].
张秋菊 ;
傅伯杰 ;
陈利顶 ;
赵文武 .
资源科学, 2004, (04) :126-131
[8]   黄土丘陵区宁夏西吉县土地利用动态与坡耕地生产力变化 [J].
陈奇伯 ;
王克勤 ;
齐实 ;
孙立达 ;
吴晓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3) :28-31+78
[9]   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 [J].
蔡运龙 ;
傅泽强 ;
戴尔阜 .
地理学报, 2002, (02) :127-134
[10]   湖南省未来人地关系与人口承载量研究 [J].
魏晓 .
经济地理, 1999, (06) :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