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西岸潮间带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附视频

被引:23
作者
雷坤
孟伟
郑丙辉
张雷
秦延文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渤海湾; 潮间带; 沉积物; 粒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3年12月在渤海湾西岸海河口南缘至歧口间岸段采集的4个柱状沉积物样品和6个表层样品的粒度分析结果,探讨了渤海湾西岸潮间带的粒度分布特征和沉积作用。结果表明,由北向南,表层沉积物逐渐变细,分选性变差。海河口南缘至独流减河之间的表层沉积物为分选良好的细砂,至歧口附近变为粉砂质粘土。在垂直方向上,表层以下一定深度内沉积物的平均粒径都存在一均匀层,层内沉积物为分选良好的细砂,此深度以下沉积物中的粘土含量增加。说明由于60年代之后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入海泥沙量减少,改变了潮间带沉积物原有的输沙与海滩发育模式,导致独流减河以北的砂质沉积物出现粗化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影响黄河河口来水来沙量的因素分析 [J].
李希宁 ;
刘曙光 .
人民黄河, 2004, (09) :15-16
[2]   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 [J].
刘春蓁 ;
刘志雨 ;
谢正辉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4) :385-393
[3]   近50年华北干旱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及大气环流特征 [J].
张庆云 ;
卫捷 ;
陶诗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307-318
[4]   渤海湾西岸210Pbexc、137Cs测年与现代沉积速率 [J].
李建芬 ;
王宏 ;
夏威岚 ;
S.L.Goodbred ;
康慧 ;
张玉发 .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3, (02) :114-128
[5]   激光粒度分析与传统粒度分析方法相关对比 [J].
陈秀法 ;
冯秀丽 ;
刘冬雁 ;
庄振业 ;
吴振利 ;
赵觅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608-614
[6]   渤海湾海岸带近现代地质环境变化 [J].
钟新宝 ;
康慧 .
第四纪研究, 2002, (02) :131-135+197
[7]   48年来黄河入海水沙过程及其对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 [J].
周晓霞 ;
杨作升 .
海岸工程, 2002, (01) :6-15
[8]   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及其与沉降法、筛析法的比较 [J].
程鹏 ;
高抒 ;
李徐生 .
沉积学报, 2001, (03) :449-455
[9]   渤海湾西岸细砂质滩涂冲淤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徐利淼 .
港工技术, 1996, (02) :9-14
[10]  
渤海南部现代沉积物堆积速率和沉积环境[J]. 李凤业,史玉兰.黄渤海海洋. 19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