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二党”到后备军:共产党与青年团早期关系的演变

被引:41
作者
黄金凤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共产党; 青年团; 党团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2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自身组织之外,另设青年团独立存在,原意是为其臂助,发挥助手与后备军的作用。然而,党团双轨机制具体如何运作,在中国尚属首创,无先例可循,党团关系的确立颇为周折。由于中共与青年团成立早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青年团产生了"第二党"的倾向。实际运作过程中,党团之间常为争夺组织资源与政治资源,互不相让,时起纠纷。青年团重建后,中共干脆放弃青年团保持组织独立性这一传统,使青年团在政治与组织上完全从属于共产党。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8+161 +16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任弼时年谱[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2004
[2]  
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 2002
[3]  
我的一生[M]. 人民出版社 , 师秋朗笔录, 2001
[4]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中央档案馆 编, 1983
[5]  
《江西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23—1926]》 .2 . 1986
[6]  
《任弼时年谱》[1904——1950]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