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垦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15
作者
宋戈 [1 ]
李娜 [1 ]
李静 [2 ,3 ]
刘焕军 [1 ]
宋思铭 [4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LUCC; 生态环境效应; 相互作用机理; 建三江垦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5.020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以黑龙江省建三江垦区为研究区,以1989年和2006年两期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运用数学模型计算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度并分析其总体特征,探讨选取用地类型变化的生态贡献率参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反映和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结果表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989-2006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田和草地覆盖类型变化最为频繁、速度也最快,建设用地变化最慢。期间生态环境有恶化也有改善。在各种用地类型的变化中,沼泽湿地减少的生态贡献率最大,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研究表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使原有土地利用/覆盖方式被迫发生相应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816 / 8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