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西北部陆相地层异常高压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15
作者
刘斌
贝东
王菁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北; 陆相沉积; 异常压力; 形成; 演化; 分布; 油气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西北部陆相地层广泛存在异常高压,纵向分布于上三叠统─上侏罗统,横向超压中心位于白龙场─丰谷镇一带。控制异常高压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欠压实、蒙脱石脱水转化、生烃和构造等作用,但它们在地史中对异常高压形成的贡献及影响时间的长短各不相同。异常高压始于中侏罗世,止于第四纪早期.大规模增压发生在晚侏罗世。其演化模式是:起初由欠压实作用引起上三叠统三、五段产生异常高压,继而由生烃和蒙脱石脱水作用使异常高压增大,白垩纪─第三纪的生烃和构造作用使整个上三叠统─侏罗系出现异常高压。异常高压与油气藏的形成、分布有着密切关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裂缝发育的常压─超高压的过渡带。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川西北梓潼地区上三叠统异常高压气藏的形成条件 [J].
张开洪 ;
韩耀文 ;
代鸿鸣 .
天然气工业, 1990, (04) :16-21+7
[2]   关于恢复四川盆地各地质时期地层剥蚀量的初探 [J].
曾道富 .
石油实验地质, 1988, (02) :134-141
[3]   四川盆地北部地区侏罗系泥岩流体压力与油气聚集 [J].
杜凤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6, (03) :284-289
[4]  
沉积成岩作用[M]. 科学出版社 , 刘宝,张锦泉主编, 1992
[5]  
裂缝性致密油气储集层[M]. 地质出版社 , 王允诚等编著, 1992
[6]  
泥质沉积物的压实[M]. 地质出版社 , ()里基(H.H.Rieke),()奇林加里安(G.V.Chilingarian)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