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河流废弃河道微相的精细描述

被引:57
作者
刘波
赵翰卿
王良书
林春明
刘绍文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2] 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黑龙江大庆
[4] 大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关键词
河流相; 废弃河道; 微相; 精细描述; 大庆油田;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1.03.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流相储层的废弃河道微相 ,在侧向上对流体起隔挡作用。在油田深度开发阶段 ,是储层平面非均质性精细描述的关键、平面剩余油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综合现代沉积、露头调查 ,描述其几何形态和规模 ,建立其概念模式。利用密井网测井曲线 ,阐述其平面和剖面上的分布特征、识别方法 ,建立了大庆油田泛滥平原废弃河道微相的静态模式。以该方法为基础 ,在进行储层综合预测和剩余油分析、发现高效井中成效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94 / 3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精细描述方法 [J].
赵翰卿 ;
付志国 ;
吕晓光 ;
田东辉 ;
王广运 .
石油学报, 2000, (04) :109-113+125
[2]   曲流河点坝储集层侧积体类型研究 [J].
尹燕义 ;
王国娟 ;
祁小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2) :3-5
[3]   中国陆相碎屑岩储层沉积学的进展 [J].
裘亦楠 .
沉积学报, 1992, (03) :16-24
[4]   碎屑岩储层概念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双河油田Ⅳ上油组为例 [J].
吴蕾 ;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1, (03) :85-97+101
[5]   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 [J].
裘亦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0, (01) :85-90
[6]  
不同开发阶段的油藏描述.[M].穆龙新;裘怿楠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7]  
沉积岩石学.[M].冯增昭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8]  
华北平原古河道研究论文集.[M].吴忱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9]  
三角洲砂体.[M].(美)科尔曼(Coleman;J.M.);(美)普赖尔(Prior;D.B.)著;周祖勋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