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
被引:93
作者:
韩永林
[1
,2
,3
,4
]
王成玉
[3
]
王海红
[3
]
李士春
[4
]
郑荣才
[5
]
王昌勇
[5
]
廖一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5]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
长8油层组;
浅水三角洲;
岩性油藏;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9.06.021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偏西部地区,晚三叠世主要受北东、北西及南部三个方向的物源控制。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上三叠统长8油层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物源方向、古生物和沉积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长8沉积时期姬塬地区地形平缓,河流作用较弱,主要发育一套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其沉积作用和砂体展布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方向控制明显,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意义,表现为:①湖平面上升期,湖岸线快速向物源方向迁移,以发育长条状和鸟足状水上—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②下降期以发育三角洲平原为主,来自不同物源方向的前缘砂体在研究区中部交汇;③湖平面上升期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席状发育以及岩性遮挡条件更好,因而比湖平面下降期发育的砂体更有利于形成岩性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1057 / 106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