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谱的尾波多台多震综合求解方法

被引:6
作者
张天中
马云生
张焕生
朱碧辉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尾波; 震源因子; 震源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尾波观测的经验公式,选用北京遥测台网东部9个台站所记1989—1990年唐山地区10个地震的数字化记录,采用多台多震综合求解法,得到各地震的震源因子,并和单台多震法求得震源因子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多台法所得震源因子精度明显优于单台法;且两者均比直达S波所求波谱比的精度提高1倍以上。提出了以一定的震源模型为基础,由震源因子求震源谱的方法.结果表明,ω一次方模型(即震源港高频部分与角频率ω的一次方成反比)较二次方模型更适合于本文所用的数据(震级范围为ML,3.0-5.2).由于尾波能有效地消除震源辐射因子和单一路径的影响,故易于得到较多的资料和较高的精度,为研究震源的性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702 / 7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北京及其周围地区尾波Q值分布特征的研究 [J].
马云生,张天中,张焕生 .
地震学报, 1995, (04) :448-458
[2]   用近震尾波估算北京地区的尾波激发因子B(f0)和地震矩 [J].
刘韬 ;
卓钰如 .
中国地震, 1991, (04) :55-64
[3]   滇西试验场区的Q值及其随时间窗的变化附视频 [J].
张天中 ;
高龙生 ;
张卫平 .
地震学报, 1990, (01) :12-21+115
[4]  
多次散射的传输理论及其在脉冲源的地震尾波问题上的应用[J]. 尚铁樑,高龙生.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