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应分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的水质评价

被引:121
作者
孙涛
张妙仙
李苗苗
王肖肖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宏渡村;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对应分析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水质时间变化; 污染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以锦溪上游宏渡村段河流为例,在对常用的水质评价法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将对应分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联合应用于水质评价,应用对应分析法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结合综合污染指数,能更好地反映整条河流的污染状况。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得出的主要污染因子和水质类别,为河流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单项污染指数法结果过于保护,该段河流主要污染因子秋季较为复杂,春、夏、冬3个季节和全年均为TN;结合对应分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结果表明:河流每个季节均属于污染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春季(1.59)>夏季(1.19)>冬季(1.12)>秋季(0.99),春季污染最为严重,应着重在春季治理河流,实行氮的总量控制,改善水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重庆市盘溪河水质不同季节日变化规律及水质评价[J]. 张千千,王效科,郝丽岭,逯非,欧阳志云,侯培强,张烨.环境科学. 2012(07)
[2]  
漳卫南运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源识别[J]. 徐华山,徐宗学,唐芳芳,于伟东,程燕平.环境科学. 2012(02)
[3]   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南苕溪临安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徐兵兵 ;
张妙仙 ;
王肖肖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9) :2066-2072
[4]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环境质量评价的探讨 [J].
刘臣辉 ;
吕信红 ;
范海燕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 36 (03) :183-186
[5]   对应分析方法在白城市洮北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龚磊 ;
卢文喜 ;
辛欣 ;
伊燕平 .
水资源保护, 2011, 27 (01) :38-41
[6]   灰色聚类法在重庆北碚区境内支流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张旭 ;
江长胜 ;
郝庆菊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02) :241-245
[7]   几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J].
陆卫军 ;
张涛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9, (06) :174-176
[8]   浙江省近50年气温变化及四季划分 [J].
杨诗芳 ;
毛裕定 .
浙江气象, 2008, 29 (04) :1-6
[9]   密云水库及其主要河流入库河段水质的季节变化 [J].
于一雷 ;
王庆锁 .
中国农业气象, 2008, (04) :432-435
[10]   对应分析法在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J].
张瑞钢 ;
钱家忠 ;
赵卫东 ;
马雷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0) :1552-1555+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