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

被引:26
作者
郭凌 [1 ]
阳宁东 [2 ,3 ]
王志章 [4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
[2]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3]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4]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民族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 文化再生产; 空间生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30303 ;
摘要
民族旅游快速发展不断打破原有相对封闭的社会空间,民族文化以不断"再生产"的方式完成自我更新与超越。文章以文化再生产与空间生产为理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与访谈调查,从物质文化维、制度文化维、精神文化维三个维度切入,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背景下泸沽湖社区民族文化的生产过程,以及民族文化的空间形态,动态揭示了文化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并指出"文化的空间生产"是民族旅游开发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理论上丰富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合理利用的研究体系,从实践上增强空间行为主体尊重民族地方文化传统的导向意识和人文关怀。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反杜林论.[M].(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93,
[2]  
社会变迁.[M].(美)奥格本著;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  
当代人类学.[M].王铭铭 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5]   旅游社区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的特征分析——以阳朔西街为例 [J].
杨昀 ;
保继刚 .
人文地理, 2012, 27 (06) :81-86
[6]   文化空间理论与大遗址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以曲阜片区大遗址为例 [J].
朴松爱 ;
樊友猛 .
旅游学刊, 2012, 27 (04) :39-47
[7]   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对话与思辨 [J].
孙九霞 ;
苏静 .
旅游学刊, 2011, 26 (11) :93-94
[8]   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 [J].
朱竑 ;
钱俊希 ;
陈晓亮 .
人文地理, 2010, 25 (06) :1-6
[9]   旅游化生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生存模式 [J].
王德刚 ;
田芸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 32 (01) :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