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部分玉米自交系植株形态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丽颖
刘祥久
张喜华
不详
机构
[1]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
[2]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 沈阳
[3] 沈阳
[4] 沈阳
关键词
玉米; 形态性状; 配合力; 产量性状;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5.01.005
中图分类号
S513.02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分属四大杂种优势群的8个典型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不含反交)为试材,对玉米植株形态性状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穗位、雄穗分枝数、穗上叶数、全株绿叶数、全株叶数、穗上叶距、穗上第1叶夹角、叶向值各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株高、雄穗主轴长、穗上第1叶长各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对于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的性状表现一般配合力高,则特殊配合力也高的趋势;对于既受加性效应影响,又受一定非加性效应影响的性状,一般配合力影响特殊配合力,实际杂交组合的表现受二者共同影响。②要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对亲本的株高、穗位的选择将会带来对产量的直接影响,应注意选择株高、穗位适中的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J].
吴广成 ;
薛雁 ;
何代元 .
玉米科学, 2003, (02) :32-36+53
[2]   十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J].
何代元 ;
吴广成 ;
龙德祥 ;
吕军杰 ;
刘强 .
玉米科学, 2003, (01) :26-29
[3]   中国玉米自交系植株性状分析 [J].
李凌雨 ;
阎彩清 ;
邢亚静 ;
王学雄 .
玉米科学, 2002, (04) :5-7
[4]   九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应用潜力分析 [J].
白艳凤 .
玉米科学, 2001, (04) :39-42
[5]   辽宁省玉米的杂优模式及血缘分析 [J].
司智成 ;
关国志 ;
鲁宝良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8, (05) :6-9
[6]   玉米自交系产量优势性状及其研究应用 [J].
张永科 ;
姚伯岐 ;
马永平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8, (03)
[7]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其改良利用 [J].
王懿波 ;
王振华 ;
王永普 ;
张新 ;
陆利行 .
华北农学报, 1998, (01) :75-81
[8]   玉米植株形态和穗部性状的遗传特性及育种的选择方式 [J].
高长健,张宝石,李明德,甄广田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6, (06) :6-9
[9]   优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 [J].
高彦东,姜明月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5, (06) :3-5
[10]   玉米数量性状相关遗传力的研究 [J].
阮培均 .
玉米科学, 1995, (02)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