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沙三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21
作者
刘士林 [1 ]
李原 [2 ]
郭利果 [3 ]
林舸 [1 ]
龚发雄 [1 ]
周叶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沉积环境; 成熟度; 油源对比; 渤南洼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6.04.00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质谱和质谱—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多呈单峰型,主峰碳多为C21C24,无明显奇偶优势。受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因素的控制,两者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的Pr/Ph值低,而伽马蜡烷含量高,指示着半咸水—咸水甚至盐湖相的强还原水体环境;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的Pr/Ph值稍高,而伽马蜡烷含量较低,指示着淡水—微咸水的还原环境。奇偶优势比、碳优势指数、C32藿烷22S/(22S+22R)、C29甾烷20S/(20S+20R)和ββ/(αα+ββ)等生物标志物参数表明,沙四段上亚段和沙三段中、下亚段烃源岩基本上达到成熟阶段,有利于油气生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1+105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恩平组烃源岩特征 [J].
郭小文 ;
何生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1) :31-33+46+107
[2]   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区油气成藏分析 [J].
廖健德 ;
罗力崇 ;
吴运强 ;
赵增义 ;
康素芳 ;
刘翠敏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4) :52-54+86
[3]   柴达木盆地原油烃类地球化学特征 [J].
段毅 ;
王智平 ;
张辉 ;
吴保祥 ;
王传远 ;
孟自芳 ;
张晓宝 ;
周世新 .
石油实验地质, 2004, (04) :359-364
[4]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J].
康仁华 ;
刘魁元 ;
赵翠霞 ;
金平信 ;
彭德堂 ;
罗顺社 ;
李维锋 ;
高振中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19-29
[5]   胜利油田渤南洼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相 [J].
李维锋 ;
高振中 ;
彭德堂 ;
罗顺社 ;
何幼斌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2, (02) :24-30
[6]   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识古沉积环境 [J].
傅家谟 ;
盛国英 ;
许家友 ;
贾蓉芬 ;
范善发 ;
彭平安 ;
Eglinton ;
G.Gowar ;
A.P. .
地球化学, 1991, (01) :1-12
[7]   分子化石指标在中国东部盆地古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J].
李任伟 ;
李哲 ;
王志珍 ;
林大兴 .
沉积学报, 1988, (04) :108-119
[8]   利用气相色谱资料探讨几种成油生源构成 [J].
黄第藩 ;
李晋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 (03) :251-259
[9]  
中国石油地质志.[M].胜利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10]  
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研究.[M].王铁冠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