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内花岗岩类侵入体锆石的离子探针U-Pb年代学及意义

被引:72
作者
苗来成
范蔚茗
翟明国
Qiu Y M
McNaughton N J
Groves D I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Key Center for Strategic Mineral Deposits
[3] Department of Geology & Geophysics
[4]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Nedlands
[5] Australia
[6] Australia 北京
[7] 北京
[8] 北京
关键词
花岗岩类侵入体; 锆石; SHRIMP; 年代学; 金厂沟梁-二道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内花岗岩类侵入体SHRIMP锆石U-Ph定年结果表明,该区中生代以来到少经历了三次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它们分别以西台子二长花岗岩、娄上含辉石石英闪长岩和西对面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脉在218±4Ma(印支期)、161±1Ma(燕山早期)和126±1Ma(燕山晚期)的侵位为标志。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资料表明,这些花岗岩类侵入体形成与造山作用有关,为造山后或陆内拉张作用的产物。二道沟矿区成矿前或成矿期闪长玢岩脉的年龄126±1Ma限定了该区金矿化的最大年龄;结合前人有关年代学资料,认为本区金矿化应发生在126~118Ma。这说明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的金矿床与我国胶东、小秦岭和辽东等地区的金矿床是同时形成的,再次证明燕山晚期是中国最重要而广泛的金成矿期。此外,在这些主要的金矿区内,金矿化时间上均具有与各自区内最晚一次花岗质岩浆作用同时或稍晚的特征,这可能指示金矿床是造山作用或区域构造-岩浆演化最晚期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辽宁阜新排山楼金矿区岩浆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罗镇宽
    苗来成
    关康
    裘有守
    Y.M.Qiu
    N.J.McNaughton
    D.I.Groves
    [J]. 地球化学, 2001, (05) : 483 - 490
  • [2] 河北矾山钾质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Sm-Nd年龄和Sr、Nd同位素特征
    牟保磊
    邵济安
    储著银
    阎国翰
    乔广生
    [J]. 岩石学报, 2001, (03) : 358 - 365
  • [3] Large clusters of gold deposits and large-scale metallogenesis in the Jiaodong Peninsula, Eastern China
    翟明国
    杨进辉
    刘文军
    [J]. 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 2001, (08) : 758 - 768
  • [4] 燕辽-阴山三叠纪碱性侵入岩年代学和Sr,Nd,Pb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阎国翰
    牟保磊
    许保良
    何国琦
    谭林坤
    赵晖
    何中甫
    张任祜
    乔广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4) : 383 - 387
  • [5] 中国东部燕山期岩石圈_软流圈系统大灾变与成矿环境
    邓晋福
    莫宣学
    赵海玲
    罗照华
    赵国春
    戴圣潜
    [J]. 矿床地质, 1999, (04) : 309 - 315
  • [6] 华北克拉通花岗绿岩地体中中生代金矿床的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陈衍景
    郭光军
    李欣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 35 - 40
  • [7] 辽宁阜新排山楼金矿地质和成矿作用
    骆辉
    赵运起
    [J].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7, (04) : 13 - 24
  • [8] 二道沟矿床绢云母的39Ar/40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庞奖励
    裘愉卓
    [J]. 矿物学报, 1997, (04) : 442 - 447
  • [9] Zircon Senstive High Resolution Ion Microprobe (SHRIMP) study of granitoid intrusions in Zhaoye Gold Belt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implication
    苗来成
    罗镇宽
    黄佳展
    关康
    N.J. McNaughton
    D. I. Groves
    [J]. ScienceinChina(SeriesD:EarthSciences), 1997, (04) : 361 - 369
  • [10] 燕辽三叠纪碱性偏碱性杂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牟保磊
    阎国翰
    [J]. 地质学报, 1992, (02) : 108 -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