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性技术研发的弗朗霍夫模式研究

被引:7
作者
赵加强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办公室
关键词
弗朗霍夫学会; 模式; 共性技术研究机构;
D O I
10.19495/j.cnki.1007-5429.2012.05.022
中图分类号
F062.4 [技术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定位,民办、公助、非营利的属性,以"合同科研"为核心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灵活的用人机制、可持续的成果转化机制和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是德国弗朗霍夫模式的主要特点。瞄准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并充分借鉴弗朗霍夫模式的经验,可促进我国共性技术研究机构的快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德国非营利科研机构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弗朗霍夫协会为例的考察 [J].
樊立宏 ;
周晓旭 .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11) :134-139
[2]   德国弗朗霍夫协会企业化运作模式 [J].
刘强 .
德国研究, 2002, (01) :62-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