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滞针的形态学基础研究
被引:14
作者
:
史学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
史学义
吴景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
吴景兰
宗安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
宗安民
柴信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
柴信美
张清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医科大学
张清莲
机构
:
[1]
河南医科大学
来源
:
河南中医
|
1992年
/ 06期
关键词
:
针灸意外/分析;
@滞针/分析;
肌原纤维/解剖学与组织学;
结缔组织/解剖学与组织学;
疾病模型,动物;
D O I
:
10.16367/j.issn.1003-5028.1992.06.009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实验首先建立滞针模型,然后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滞针的形态学基础。结果表明:滞针多是由于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缠绕针身的结果。缠绕的肌纤维及所牵涉的肌纤维强力收缩,形成时针的绞索力是滞针阻力的主要来源。结果还显示,滞针可能也与针的光洁度、针刺体位、穴区组织结构特点及反应性以及全身反应状态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63
页数: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