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

被引:333
作者
刘清生
机构
[1] 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教师;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D O I
10.13236/j.cnki.jshe.2018.12.018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缺乏;导向上的偏失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淡薄;机制上的偏颇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欠缺。为此,高校教师要从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师自身素养等方面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 [J].
邱伟光 .
思想理论教育, 2017, (07) :10-14
[2]   育人能力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 [J].
董奇 .
中国教育学刊, 2017, (01) :3-3
[3]   以育人为旨归的班主任核心素养 [J].
迟希新 .
中小学德育, 2016, (05) :9-12
[4]   “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探讨 [J].
李忠军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5, (10) :104-108
[5]   论国家认同的基本内涵 [J].
吴玉军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5, (01) :48-53
[6]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7]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张烁;.人民日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