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径流量与额济纳绿洲NDVI的滞后模型

被引:6
作者
葛晓光 [1 ]
薛博 [1 ]
万力 [2 ]
胡伏生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NDVI; 径流量; 滞后作用; 额济纳绿洲;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9.06.011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黑河下游年度均流量作为激励,将由NOAA/AVHRR卫星数据处理得到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指标作为响应,建立起线性系统模型,从区域尺度模拟了额济纳绿洲植被发育相对于来水量的滞后过程。模型显示出,黑河来水对当年及后5 a的绿洲植被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对次年影响最大,并逐年递减,6 a后滞后效应不明显。分析认为滞后效应受含水层、包气带结构、绿洲范围等物理与几何参数因素控制,是绿洲生态系统具有自维持功能的一个体现。
引用
收藏
页码:900 / 9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的暴雨径流过程模拟分析——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
    陈莹
    许有鹏
    尹义星
    [J]. 地理科学, 2009, 29 (01) : 117 - 123
  • [2]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平原区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及突变分析
    贾文雄
    何元庆
    李宗省
    庞洪喜
    院玲玲
    宁宝英
    宋波
    张宁宁
    [J]. 地理科学, 2008, (04) : 525 - 531
  • [3] 黑河下游额济纳地区环境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马燕
    曹希强
    李志萍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3) : 43 - 47
  • [4] 中国西北地区额济纳绿洲植被盖度与黑河流量的滞后效应研究
    金晓媚
    胡光成
    李文梅
    [J]. 地学前缘, 2008, (04) : 198 - 203
  • [5] 黑河流域近60年来径流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王钧
    蒙吉军
    [J]. 地理科学, 2008, (01) : 83 - 88
  • [6] 黑河调水对下游东、西居延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乔西现
    蒋晓辉
    陈江南
    殷会娟
    陈丽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 190 - 194
  • [7] 对我国绿洲遥感研究的审视与展望
    毋兆鹏
    惠军
    [J]. 国土资源遥感, 2007, (01) : 16 - 23
  • [8] 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潜力研究
    张凯
    韩永翔
    张勃
    郝建秀
    [J]. 地理科学, 2006, (02) : 2179 - 2185
  • [9] 黑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研究
    李林
    王振宇
    汪青春
    [J]. 地理科学, 2006, (01) : 40 - 46
  • [10]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薛忠歧
    龚斌
    万力
    胡伏生
    [J]. 地学前缘, 2006, (01) : 48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