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比法量化判定芳烃化合物毒性类型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董玉瑛
冯霄
雷炳莉
机构
[1]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 浙江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3]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辽宁大连
[4] 浙江杭州
[5] 辽宁大连
关键词
发光菌; 取代芳烃; 毒性比; 毒性作用机制; 类型判定;
D O I
10.13744/j.cnki.cn21-1431/g4.2005.05.004
中图分类号
X132 [环境分析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测定了苯酚、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苯二胺、邻苯二酚和氯苯等6种取代芳烃化合物对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的急性毒性,应用毒性比(TR)判定方法,同时结合分子结构特征对受试化合物毒性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类.结果表明,氯苯为非极性麻醉型毒性机制,苯酚、硝基苯、间硝基苯胺为极性麻醉型毒性机制,对苯二胺、邻苯二酚为反应性毒性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4+29 +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海河流域几种典型有机污染物环境安全性评价 [J].
王宏 ;
杨霓云 ;
沈英娃 ;
王波 ;
王鲁昕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6) :35-36+52
[2]   硝基苯、苯酚衍生物对发光菌毒性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J].
袁星 ;
赵晓明 ;
赵元慧 ;
郎佩珍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5) :43-45
[3]   取代芳烃对酵母菌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J].
廖宜勇,周玳,刘征涛,韩朔睽,王连生 .
环境科学学报, 1996, (03) :349-355
[4]   应用理论溶剂化变色参数预测取代芳烃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 [J].
陈景文 ;
冯流 ;
赵元慧 ;
王连生 .
科学通报, 1996, (03) :223-225
[5]   苯系物Lewis酸碱性定量及其应用 [J].
冯流 ;
韩朔睽 ;
王连生 ;
赵元慧 .
环境化学, 1995, (05) :417-424
[6]   部分取代芳烃对绿藻毒性的研究和QSAR分析 [J].
张育红 ;
于红霞 ;
韩朔睽 ;
赵元慧 ;
王连生 .
环境化学, 1995, (02) :140-144
[7]   含硫芳香族化合物的Free-Wilson分析法 [J].
洪晖 ;
韩朔睽 ;
王连生 ;
赵元慧 ;
邹公伟 ;
张正 .
科学通报, 1995, (07) :617-620
[8]   取代芳烃化合物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与其分子轨道能级的定量关系 [J].
黄庆国 ;
赵元慧 ;
张爱茜 ;
王连生 .
科学通报, 1995, (04) :351-353
[9]   应用发光菌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毒性 [J].
袁星 ;
郎佩珍 ;
洪晖 ;
赵元慧 ;
韩朔睽 ;
王连生 ;
马梅 ;
王子健 .
环境化学, 1994, (03) :255-258
[10]  
有机污染化学进展.[M].王连生等著;.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