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地区变质杂岩和侵入岩类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0
作者
张宏飞
张利
高山
张本仁
王林森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铅同位素,秦岭杂岩,桐柏杂岩,侵入岩,桐柏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桐柏地区存在两个铅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的基底块体,在桐柏-商城断裂北侧,基底岩石以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为特征,而桐柏-商城断裂南侧,基底岩石以低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为特征,它们分别可与南阳盆地以西的北秦岭和南秦岭构造带中基底岩石的铅同位素组成相对比,从而证明桐柏地区是秦岭造山带的构造东延部分.同时,通过桐柏地区侵入岩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分析表明,早古生代侵入岩浆主要来源于北秦岭高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的块体,而中生代侵入岩浆则来源于南秦岭低放射性成因铅同位素组成的块体,指示在南阳盆地以东,相当于北秦岭构造块体的地壳深部存在南秦岭的陆壳物质,反映南秦岭的陆壳物质早期向北俯冲叠置于北秦岭块体之下,并作为北秦岭中生代花岗质岩浆的源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北秦岭早古生代二郎坪蛇绿岩片的组成和地球化学[J]. 孙勇,张国伟,杨司祥,卢欣祥,韩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S1)
[2]   东秦岭及邻区壳、幔地球化学分区和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张本仁 ;
张宏飞 ;
赵志丹 ;
凌文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201-208
[3]   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其动力学特征 [J].
张国伟 ;
孟庆任 ;
于在平 ;
孙勇 ;
周鼎武 ;
郭安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3) :193-200
[4]   陕西地区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及其与大地构造发展的联系 [J].
黄萱 ;
吴利仁 .
岩石学报, 1990, (02)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