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定量表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为例

被引:21
作者
梁晓伟
高薇
王芳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定量表征;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薄片镜下观察、储集层物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成岩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长6储集层以相对致密、低渗储集层为主,长石含量高、埋藏深度大及孔隙结构复杂等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延长组长4+5、长6储集层经过了压实、胶结、溶蚀及交代等成岩作用改造,目前已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的晚期到B期的早期,压实作用造成孔隙度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油气储层地质学.[M].王允诚; 编著.地质出版社.2008,
[2]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数值模拟.[M].应凤祥;罗平;何东博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  
碎屑储集岩的成岩作用研究.[M].郑浚茂;庞明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4]   试论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岩性油藏分析的几项地质关键技术 [J].
毛明陆 ;
杨亚娟 ;
张艳 .
岩性油气藏, 2007, (04) :27-33
[5]   成岩作用与油气侵位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 [J].
罗静兰 ;
刘小洪 ;
林潼 ;
张三 ;
李博 .
地质学报, 2006, (05) :664-673
[6]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及形成机理 [J].
蒋凌志 ;
顾家裕 ;
郭彬程 .
沉积学报, 2004, (01)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