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

被引:41
作者
陈霖
邢强
机构
[1]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关键词
微视频; 青年亚文化; 抵抗; 认同; 创造;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0.03.006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表现力极强的微视频遇上渴望自我表现的青年人,会触发怎样的效果?本文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微视频在一开始就显示出视像的奇异特质,微视频制作、上传和浏览的主体主要是青年人,因而蕴含着丰富的青年亚文化意涵。本文试图通过对微视频制作和传播的考察,从媒介的抵抗、身份的认同和创造的潜能三个方面,分析寓于微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存在状态,并探讨其现实影响和未来走向。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107 +1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公民新闻理论视角下的微视频网站
    符彤
    [J]. 新闻知识, 2008, (07) : 62 - 64
  • [2] 视频网站热潮下的思考——以YouTube为例
    杨帆
    [J]. 青年记者, 2007, (02) : 68 - 69
  • [3] 关键概念.[M].(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等编撰;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
  • [4] 媒体奇观.[M].()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Kellner)著;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5] 表征.[M].(英)斯图尔特·霍尔(StuartHall)编;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
  • [6] 认同的空间.[M].(英)戴维·莫利(DavidMorley);(英)凯文·罗宾斯(KevinRobins)原著;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7]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英)安吉拉·默克罗比(AngelaMcRobbie)著;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