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道国法律在国际投资仲裁中的适用——兼评2004年美国BIT范本第30条的可接受性

被引:2
作者
陈虹睿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丝绸之路国际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关键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6.4 [国际投资法]; D997.4 [国际商事仲裁与国际海事仲裁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古典卡尔沃主义坚持在投资争端中适用东道国法律。但是随着国际投资仲裁制度的建立,东道国法律已经丧失其独立适用之地位。《华盛顿公约》第42条是确立准据法的核心条款,通过对该条款的文本解析及多年来仲裁庭判例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准据法问题上的争议已经逐步转化为"国际法是否可以单独适用",准据法的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我国投资条约中对法律适用的规定,也反映甚至超越了这一转化过程。基于以上两种背景,本文认为基本可以接受2004年美国BIT范本中关于法律适用条款的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7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试论东道国法律在解决国际投资法律冲突中的地位 [J].
聂立泽 ;
苑民英 .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4) :14-16
[2]  
国际公法原理[M]. 法律出版社 , (英)伊恩·布朗利著, 2003
[3]  
Convention on the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Between States and Nationals of Other States:Analysis of Documents Concerning the Origin and Formulation of the Convention(2) .2 ICSID. . 1968
[4]  
Azurix Corp.v.Argentine Republic,Decision on Jurisdiction,ICSID Case No.ARB/ 01/1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