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维荧光技术分析太湖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被引:75
作者
宋晓娜 [1 ,2 ]
于涛 [1 ]
张远 [1 ]
张彦 [3 ]
尹秀英 [2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关键词
太湖;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指数; 区域差异;
D O I
10.13671/j.hjkxxb.2010.11.019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太湖125个样点表层(0.5m)和底层(1.5m)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并对不同湖区DOM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大部分湖区水体DOM以类蛋白物质为主,其中,竺山湾DOM中的腐殖质和类蛋白物质含量均较其它湖区高.太湖水体DOM的分布存在区域差异性,即:竺山湾湖区>西部湖区>梅梁湾>湖心区>贡湖湾>南部湖区.分析认为,太湖DOM的来源具有陆源输入与内源微生物降解的双重特征,但竺山湾和西部湖区以陆源输入为主,而梅梁湾、贡湖、南部湖区及湖心区以内源微生物降解为主.分析各类荧光峰强度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发现,太湖水体DOM4类荧光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DOM的4类荧光峰均与总氮(TN)、总磷(TP)、硝酸根离子(NO3-)、铵根离子(NH4+)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DOM的各类荧光峰强度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p<0.01),这可能是由于水体DOM含量升高后,微生物比较活跃,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致;DOM的各类荧光峰强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可能与不同湖区样品中一些非荧光物质在DOM中的比例不同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21 / 23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农家乐污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的三维荧光特性研究 [J].
谢志刚 ;
吉芳英 ;
黄鹤 ;
邱雪敏 .
中国给水排水, 2009, 25 (15) :103-105+108
[2]   太湖入湖河口和开敞区CDOM吸收和三维荧光特征 [J].
刘明亮 ;
张运林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9, 21 (02) :234-241
[3]   天然有机质及其在地表环境中的重要性 [J].
吴丰昌 ;
王立英 ;
黎文 ;
张润宇 ;
傅平青 ;
廖海清 ;
白英臣 ;
郭建阳 ;
王静 .
湖泊科学, 2008, (01) :1-12
[4]   高原湖泊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初步研究 [J].
傅平青 ;
吴丰昌 ;
刘丛强 ;
黎文 ;
白英臣 ;
廖海清 ;
陈静 .
海洋与湖沼, 2007, (06) :512-520
[5]   梅梁湾、大太湖夏季和冬季CDOM特征及可能来源分析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水科学进展, 2007, (03) :415-423
[6]   太湖有色可溶性有机物荧光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吸收的关系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龚志军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5) :1337-1342
[7]   河流与海洋溶解有机物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的测定 [J].
季乃云 ;
赵卫红 .
海洋环境科学, 2006, (03) :86-88
[8]   太湖梅梁湾有色可溶性有机物的光化学降解 [J].
冯胜 ;
张运林 ;
秦伯强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4) :404-408
[9]   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巢湖CDOM的空间分布及其来源 [J].
王志刚 ;
刘文清 ;
李宏斌 ;
赵南京 ;
张玉钧 ;
刘建国 ;
杨立书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2) :275-279
[10]   溶解有机质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研究 [J].
傅平青 ;
刘丛强 ;
吴丰昌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 (12) :2024-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