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利用三维荧光技术分析太湖水体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及来源
被引:75
作者:
宋晓娜
[1
,2
]
于涛
[1
]
张远
[1
]
张彦
[3
]
尹秀英
[2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3]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太湖;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荧光指数;
区域差异;
D O I:
10.13671/j.hjkxxb.2010.11.019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太湖125个样点表层(0.5m)和底层(1.5m)水体溶解性有机质(DOM)的组成和分布特征,并对不同湖区DOM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湖大部分湖区水体DOM以类蛋白物质为主,其中,竺山湾DOM中的腐殖质和类蛋白物质含量均较其它湖区高.太湖水体DOM的分布存在区域差异性,即:竺山湾湖区>西部湖区>梅梁湾>湖心区>贡湖湾>南部湖区.分析认为,太湖DOM的来源具有陆源输入与内源微生物降解的双重特征,但竺山湾和西部湖区以陆源输入为主,而梅梁湾、贡湖、南部湖区及湖心区以内源微生物降解为主.分析各类荧光峰强度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发现,太湖水体DOM4类荧光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DOM的4类荧光峰均与总氮(TN)、总磷(TP)、硝酸根离子(NO3-)、铵根离子(NH4+)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DOM的各类荧光峰强度和溶解氧呈显著负相关(p<0.01),这可能是由于水体DOM含量升高后,微生物比较活跃,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所致;DOM的各类荧光峰强度和溶解性有机碳(DOC)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可能与不同湖区样品中一些非荧光物质在DOM中的比例不同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321 / 2331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