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型城市CO2排放比较研究

被引:13
作者
冯相昭
蔡博峰
王敏
王金南
曹丽斌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2]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CO2排放; DPSIR分析; 低碳发展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083305 ; 1204 ;
摘要
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作为践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主体,在绿色发展转型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正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资源型城市能否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关乎我国在国际社会上承诺的中长期碳减排目标能否最终实现。为此,本研究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网格数据(CHRED),综合运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分类比较研究和情景分析等方法,对我国126个资源型城市的CO2排放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这些城市在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面临的诸多挑战,分析了这些城市未来碳排放趋势和碳减排潜力。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达峰情景下,2030年126个资源型城市将以72.65亿t的CO2排放量达峰,约占当年全国CO2排放总量的60%;在提前达峰情景下,资源型城市将在2025年以53.78亿t的CO2排放量达峰,约占当年全国CO2排放总量的45%左右。最后,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以及碳排放达峰管理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强能源统计工作,促进资源型城市碳排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健全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制度体系;三是改善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导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燃料利用的比重;四是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China's INDC and non-fossil energy development [J].
HE Jian-Kun .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5, (Z1) :210-215
[2]   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以济源市为例 [J].
朱婧 ;
汤争争 ;
刘学敏 ;
卢一富 .
城市问题, 2012, (12) :42-47
[4]   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J].
邵超峰 ;
鞠美庭 .
生态经济, 2010, (10) :95-99
[5]   低碳城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上海实证分析 [J].
陈飞 ;
诸大建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10) :71-79
[6]  
Discursive bia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ramework DPSIR[J] . Land Use Policy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