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证明难题及其破解——激活正当防卫制度适用的程序向度

被引:12
作者
谢澍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正当防卫; 积极抗辩; 主观事实; 证明责任; 证明模式; 合理怀疑;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20.02.002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正当防卫之司法冷遇,在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影响下似乎逐步走向缓解,为了避免激活正当防卫制度适用成为"昙花一现"的实践风潮,需要在正当防卫理论上实现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积极对话。近期认定正当防卫的典型案例中,控方均主动承担了正当防卫的证明责任,就我国刑事诉讼的实际样态而言,这的确是更加合理的选择。囿于犯罪论体系的先天不足、主观性事实的证明难度以及对书面证言的依赖,正当防卫之证明绝非易事,需要探索足以长期、有效助力于激活正当防卫制度适用的证明模式。有效兼顾经验法则与证据规则、指引实体要件之程序推进的"整体主义"证明模式即是可能之选择,在正当防卫的证明过程中,需要注重经验法则与"概括"的合理运用,形成"环环相扣"的证明而非强求"印证",并容纳产生合理怀疑的多元化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21]  
刑法的知识转型【学术史】.[M].陈兴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78-7-300-16477-9
[22]  
犯罪构成理论.[M].付立庆; 著.法律出版社.2010,
[23]   Burden of Proof [J].
Kaplow, Louis .
YALE LAW JOURNAL, 2012, 121 (04) :738-859
[24]   正当防卫的原理及其运用——对二元论的批判性考察 [J].
张明楷 .
环球法律评论, 2018, 40 (02) :51-76
[25]   正当防卫证明问题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J].
兰荣杰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 24 (01) :166-187
[27]   正当防卫的司法异化与纠偏思路 [J].
周光权 .
法学评论, 2017, 35 (05) :1-17
[28]   犯罪论体系推定机能与刑事主观事实证明 [J].
姚磊 .
政治与法律, 2016, (07) :14-24
[29]   积极抗辩事由的证明责任:误解与澄清 [J].
李昌盛 .
法学研究, 2016, 38 (02) :171-190
[30]   侵害人视角下的正当防卫论 [J].
陈璇 .
法学研究, 2015, 37 (03) :1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