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中国历史街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25
作者
戴湘毅 [1 ]
朱爱琴 [2 ]
徐敏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回顾; 展望; 中国;
D O I
10.19603/j.cnki.1000-1190.2012.02.021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和文化资源的主要展示场所,对维护城市功能和文化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政府颁布的历史街区政策和法规,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将中国历史街区的研究划分为萌芽、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并从历史街区的概念特征、理论模式、规划案例、公众参与、经济属性和旅游发展6个方面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历史街区研究上的进展.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历史街区研究存在人本精神缺少,忽视非物质遗产和过度商业化倾向等问题,认为中国历史街区的研究在价值评价、法制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24 / 2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城市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规划研究——以中国一汽历史街区为例 [J].
于冬波 ;
黄祖群 ;
王春晖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05) :79-83
[2]   历史街区的交通规划设计编制框架探讨 [J].
惠英 ;
张玉鑫 ;
杨东援 ;
陈君 .
城市规划学刊, 2009, (05) :101-106
[4]   关注历史风貌街区的开发与保护——天津老城厢地区拆迁改造调查研究 [J].
王岩 ;
张颀 .
城市发展研究, 2007, (05) :101-107
[5]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给排水规划探讨 [J].
朱洁 .
福建建设科技, 2007, (05) :57-59
[6]   红色旅游中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探析——以云南省“扎西会议”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J].
彭震伟 ;
高璟 ;
刘文生 .
城市规划, 2007, (07) :89-92
[7]   历史街区居民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为例 [J].
戴湘毅 ;
王晓文 ;
王晶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02) :74-78
[8]   公众参与城市历史街区更新的途径——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 [J].
李向北 ;
王裴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09-110
[9]   历史街区保护的外部经济性及其内部化探讨 [J].
赵天英 ;
刘军华 .
现代城市研究, 2007, (04) :43-47
[10]   历史街区保护性旅游开发实证研究 [J].
梅青 ;
白彩云 ;
孙淑荣 ;
宋永生 .
商业研究, 2007, (01) :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