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被引:62
作者
刘爱明 [1 ]
杨柳 [2 ,3 ]
吴亚玲 [1 ]
吕奂坤 [1 ]
机构
[1]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3] 武汉钢铁集团第二职工医院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健康效应; 城市区域; 粒径; 重金属离子; 沉积机制;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2.05.005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大气颗粒物的来源和转化、人体损伤及毒理学角度3个方面探讨了其对人体健康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次微米和纳米粒径级别的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成能在最大程度上损伤人体机能。粒径不一的颗粒物有不同的沉积机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化学价态是重金属离子毒性大小的首要因子。从次微米级水平来研究颗粒物的毒性,才能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措施以及在研究大气颗粒物对人体损伤机理方面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研究
    刘爱明
    [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9, 16 (06) : 15 - 19
  • [2] 鞍山市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张志刚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5) : 103 - 106
  • [3] 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含量特征研究
    焦荔
    包贞
    洪盛茂
    林丰妹
    张丽娜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9, 25 (01) : 67 - 70
  • [4] 典型城市工业区TSP中重金属污染研究
    张春艳
    韩宝平
    王晓
    杨航
    刘建华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2) : 71 - 74
  • [5] 广州大气颗粒物中二噁含量的初步研究
    张爱军
    余莉萍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J].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2) : 66 - 70
  • [6] 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钱孝琳
    阚海东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12) : 999 - 1001
  • [7] 大气颗粒物对人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原福胜
    马亚萍
    赵五红
    郭风华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 (04) : 277 - 278
  • [8] 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戴海夏
    宋伟民
    [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3, (04) : 308 - 311
  • [9] 潮滩沉积物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钱嫦萍
    陈振楼
    毕春娟
    许世远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5) : 49 - 51+61
  • [10] 成都经济区居民呼吸道疾病与大气尘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D]. 李奕霖.成都理工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