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不一致的一致——中西协商民主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13
作者
罗维
机构
[1]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制度; 对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协商民主的理论虽然产生于西方,但协商民主的实践在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有了60年的实践。中西在当下历史节点上面临着相似的历史命题和时代旨趣,使两者的对话和沟通成为可能和必然;两者在目标外延、生成路径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共识和差异的基础上,才能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构建协调发展、和谐有序的中国司法制度体系——以司法制度的理论分类为切入点 [J].
谭世贵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2 (01) :73-81+191
[2]   关于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 [J].
李昌鉴 .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08, (03) :4-20
[3]   协商民主研究在中国:现实景观与理论拓展 [J].
齐卫平 ;
陈朋 .
学术月刊, 2008, (05) :13-20
[4]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偶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 [J].
金安平 ;
姚传明 .
新视野, 2007, (05) :63-67
[6]   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 [J].
李君如 .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07, (01) :34-37
[7]   立法“根据宪法”无可非议——评“全国人大立法不宜根据宪法说” [J].
童之伟 .
中国法学, 2007, (01) :19-30
[8]   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 [J].
John S.Dryzek ;
王大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32-40
[9]   20世纪英国贵族院的改革 [J].
刘杰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2) :77-79
[10]   英国宪政传统的历史成因 [J].
程汉大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5, (01) :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