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准备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调控方式转型——基于银行信贷市场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晓芳
郑斌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超额准备金率; 政策工具传导机制; 基础货币投放方式; 调控方式;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7.06.006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围绕超额准备金率时序特征展开,通过构建一个适于我国政策环境的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对调控中需求端和供给端的传导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在经济增速和超储率双下滑的环境下,基准利率工具并不能通过风险承担机制影响银行贷款供给,其对信贷需求的调控效能会有所减弱。而准备金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对信贷供给的传导效率有所增强。文章还使用结构变点单位根检验和SVAR模型对政策工具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文章认为在基础货币投放方式转变的当下,货币政策经历着从需求调控向供给调控方式的转型。而伴随着流动性收缩,价格型调控方式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6+136 +13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货币政策、信息透明度与企业信贷期限结构 [J].
钟凯 ;
程小可 ;
张伟华 .
财贸经济, 2016, (03) :60-77
[2]   中国分离均衡信贷市场的利率定价——搜寻效率与风险因素检验 [J].
李建军 ;
王德 .
金融研究, 2014, (10) :1-14
[3]   中国信贷供给冲击与经济波动——基于符号约束VAR模型分析 [J].
孙焱林 ;
闫彬彬 .
学术论坛, 2013, 36 (07) :113-118
[4]   货币创造渠道的变化与货币政策的应对 [J].
伍戈 ;
李斌 .
国际金融研究, 2012, (10) :4-10
[6]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操作机理:2001—2010 [J].
王国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62-82+206
[7]   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流动性分配效应与银行贷款渠道检验 [J].
徐明东 ;
陈学彬 .
世界经济, 2011, 34 (08) :112-133
[8]   紧缩性政策下银行信贷资金期限配置行为分析 [J].
张勇 .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 8 (03) :14-18
[9]   银行非自愿超额准备金周期性波动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J].
张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10) :116-130
[10]   中国银行体系中资金过剩的效应分析——二论资金流动性过剩 [J].
王国刚 .
财贸经济, 2008, (06) :5-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