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的共生——基于Logistic生长方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24
作者
徐学军 [1 ]
唐强荣 [2 ]
樊奇 [3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航海学院
[3]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港口与物流管理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共生;
D O I
10.14120/j.cnki.cn11-5057/f.2011.09.006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假设共生作用和环境作用对种群环境容量存在非线性影响,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模型,探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的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加制度供给,而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资源、能源、环保和产品市场的硬约束。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王金武.武汉理工大学.2005, 04
[2]   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 [J].
刘培林 ;
宋湛 .
经济研究, 2007, (01) :89-101
[3]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J].
陈保启 ;
李为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 (06) :86-90
[5]   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顾乃华 ;
毕斗斗 ;
任旺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14-21
[6]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 [J].
吕政 ;
刘勇 ;
王钦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5-12
[7]   一个银企关系共生界面测评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来自广东地区的实证 [J].
何自力 ;
徐学军 .
南开管理评论, 2006, (04) :64-69
[8]   企业集群共生演化模型及实证研究 [J].
王子龙 ;
谭清美 ;
许箫迪 .
中国管理科学, 2006, (02) :141-148
[9]   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 [J].
高传胜 ;
刘志彪 .
上海经济研究, 2005, (08) :35-42
[10]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 [J].
李江帆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24-13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