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与引力模型的徐州都市圈发展研究

被引:1
作者
赵今朝 [1 ]
闫少华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2]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徐州都市圈; 核心城市; 因子分析; 引力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2 [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徐州都市圈在江苏省的都市圈规划建设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其特殊性在于它包括了四个省区的城市,是跨越行政界线最多的都市圈。本文运用SPSS因子分析,并结合引力模型与场强模型研究徐州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强度,以检验这样特殊的都市圈建设是空谈还是实事求是。结果表明该都市圈的发展有一定的潜力和基础,但是中心城市—徐州的核心地位不是很突出,该都市圈尚处于整体聚集的发展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64 / 1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徐州都市圈城市体系结构分析 [J].
边美婷 ;
马晓冬 ;
赵洁 ;
车前进 .
城市问题, 2008, (08) :40-45
[2]   都市圈的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武汉都市圈为例 [J].
李彦军 .
理论与改革, 2008, (04) :150-153
[3]   省会经济圈构建中的城市经济关联性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J].
程丹润 ;
李静 .
科技与经济, 2008, (01) :42-44
[4]   都市圈的发展演化阶段分析 [J].
杨勇 ;
罗守贵 ;
高汝熹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7, (05) :62-65
[5]   城市间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模型分析 [J].
龙青云 .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5) :52-53
[6]   城市地理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J].
周一星 ;
陈彦光 .
经济地理, 2004, (03) :289-293
[7]   都市圈与经济区整合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边缘性的徐州都市圈与淮海经济区为例 [J].
沈正平 ;
安宇 ;
顾晓波 .
中国软科学, 2003, (11) :128-133+144
[8]   都市圈的概念、特征及其规划探讨 [J].
张伟 .
城市规划, 2003, (06) :47-50
[9]  
城市圈域经济论[M]. 云南大学出版社 , 高汝熹, 1998
[10]  
城市地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周一星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