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兴隆地区大红峪组沉积古环境研究

被引:9
作者
徐德斌
白志达
王敦则
梅冥相
李志忠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院
[2]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勘探部
关键词
岩相类型; 米级旋回; 沉积环境; 相模式; 大红峪组; 元古界; 兴隆; 河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3 [元古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红峪组为燕山地区惟一中、新元古界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混合沉积地层。根据“岩性—岩相—相序”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在详细研究成因单元基础之上 ,将大红峪组地层叠置规律归纳为碎屑岩型、混合岩型、碳酸盐岩型三种相序 ,横向上划分为两个相区 :东部相区以碎屑岩为主、西部相区以碳酸盐岩为主 ,沉积环境表现为由东部靠近陆源区缓斜坡砂质海滩向西部过渡为浅水碳酸盐台地型相模式 ,沉积作用以潮汐作用为主 ,偶见浅水风暴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北蓟县中、上元古界古地磁研究 [J].
张惠民 ;
张文治 ;
D.P. Elston .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5) :602-615
[2]   中国末前寒武纪古地理格局 [J].
乔秀夫 ;
马丽芳 ;
张惠民 .
地质学报, 1988, (04) :290-300
[3]  
天津市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天津市地质矿产局编著, 1996
[4]  
河北省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河北省地质矿产局编著, 1996
[5]  
华北地台中、上元古界生物地层序列[M]. 地质出版社 , 朱士兴等著, 1994
[6]  
华北元古宙沉积岩[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宋天锐等著, 1991
[7]  
砂岩沉积模式与能源矿产勘探[M]. 地质出版社 , (美)克莱因(Klein, 1989
[8]  
华北地台沉积建造[M]. 科学出版社 , 叶连俊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