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5
作者
吕慧燕
机构
[1]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淮南子》; 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观; 万物; 精神训; 齐俗训; 原道训; 生态伦理观;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11.02.027
中图分类号
B234.4 [淮南子(刘安,公元前179~前122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淮南子》的自然观,以开阔的整体性的眼光,将自然看作生生不息的和谐的系统,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生共源,各有其内在价值,人类不能以优越者自居、主宰者自命,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性依据。我们必须重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塑造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界,又要采取实际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佘正荣著;.人民出版社.2002,
[2]  
淮南子.[M].刘安等 编著;高诱 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