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基础研究

被引:29
作者
吴立新
姜云
梁越
徐磊
陈学习
祝文君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S与沉陷工程研究所
[2]
[3] 广州增城新塘工业加工开发区管委会
[4]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北京
[5] 北京 黑龙江科技学院土木工程系
[6] 黑龙江哈尔滨
[7] 广东广州
[8] 北京
[9] 北京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城市资源; 容量评估; 可持续发展; 三维GIS; 数字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文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容量评估的必要性,容量评估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关键技术。指出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容量评估基础研究包括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平台与评估示范四方面。城市地下空间容量评估研究不仅有利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也有利于引导城市地面设施的合理布局与科学规划,对保障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GTP的地下工程与围岩一体化真三维空间构模 [J].
吴立新 ;
陈学习 ;
史文中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6) :1-6
[2]   生态城市建设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初探 [J].
何皎皎 ;
刘元 .
地下空间, 2003, (01) :83-86+110
[3]   3D GIS与3D GMS中的空间构模技术 [J].
吴立新 ;
史文中 ;
Christopher Gold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1) :5-11
[4]   确定地下空间适用性的多层次评估方法 [J].
张传 ;
杨延军 ;
姜伟 .
地下空间, 2002, (04) :356-359+366
[5]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容量指标及模型建立研究 [J].
蒲向军 ;
徐肇忠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1, (06) :12-16+26
[6]   为21世纪的城市发展准备足够的地下空间资源 [J].
童林旭 .
地下空间, 2000, (01) :1-5+78
[7]   南京市地基的使用能力及其分区图的研究 [J].
张春华 ;
罗国煜 ;
Salah Bishir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9, (01) :3-5
[8]   城市的集约化发展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J].
童林旭 .
地下空间, 1998, (02) :75-78+126
[9]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J].
钱七虎 .
地下空间, 1998, (02) :69-74+126
[10]   北京市中心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估探讨 [J].
黄玉田,张钦喜,孙家乐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1995, (02) :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