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7 条
中祁连马衔山岩群内基性岩墙群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36
作者:
何世平
[1
]
王洪亮
[1
]
陈隽璐
[1
]
徐学义
[1
]
张宏飞
[2
]
任光明
[1
]
余吉远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马衔山岩群;
基性岩墙群;
锆石;
La-ICP-MSU-Pb定年;
志留纪;
扩张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4 [];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马衔山岩群变质基底岩系中发现大量基性岩墙,作为中祁连造山带东部一次重要的构造-岩浆事件的标志.根据地质-岩石学特征,将马衔山岩群中的基性岩墙分为两期.利用LA-ICP-MS(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分别对两期基性岩墙进行单颗粒锆石微区U-Pb同位素测定,并应用CL图像对所测锆石进行了成因研究.获得早期变辉长岩墙的侵入年龄为(441.1±1.4)Ma(早志留世早期),主变质期年龄为(414.3±1.2)Ma(早泥盆世早期);晚期辉绿(玢)岩墙群的侵入年龄为(434±1.0)Ma(早志留世晚期),并保留有曾遭受马衔山岩群混染的信息(捕获锆石的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2325±3)Ma~(2573±6)Ma),以及遭受了加里东晚期构造-热事件的改造的信息(206Pb/238U表面年龄为(400±2)Ma~(429±2)Ma).结合相关研究成果,认为马衔山岩群中的两期基性岩墙群形成于祁连地区由俯冲造山向碰撞造山的转换时期,代表了中祁连地块在区域上遭受北东-南西向强烈挤压的过程中派生北西-南东向扩张作用的地质纪录.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5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