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脑外伤后综合征rCBF显像的临床价值
被引:8
作者
:
杨世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杨世坚
刘春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刘春仪
林小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林小红
蒋宁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蒋宁一
卢献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卢献平
机构
:
[1]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2]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核医学科
[3]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核医学科 清远
[4]
清远
[5]
广州
来源
: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
1999年
/ 03期
关键词
:
脑外伤后综合症;
局部脑血流;
放射性核素显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
1002 ;
100210 ;
摘要
:
目的:探讨局部脑血流(rCBF)显像对脑外伤后综合症(PTS)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例正常对照和68例PTS患者同期进行rCBF显像和CT检查,比较二者的诊断效能,探讨PTS的发病机理.结果:(1)PTS的病理生理基础主要是脑实质多发性弥漫性损害,心理因素仅起次要作用.(2)rCBF显像诊断PTS灵敏度(80.9%),明显高于CT(13.2%)(P<0.01).(3)rCBF显像阳性性率在原发脑外伤类型(脑震荡、脑挫裂伤、脑血肿)之间、脑外伤程度(轻、中、重)之间以及病程为3~6月、7~12月、>12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PTS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脑实质的多发性弥漫性损害,rCBF显像对PS的诊断效能优于CT,rCBF显像阳性率与脑外伤的类型、程度和病程无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6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实用神经病学.[M].史玉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
神经病理学.[M].黄克维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
1
→
共 2 条
[1]
实用神经病学.[M].史玉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
神经病理学.[M].黄克维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
1
→